7月30日,我院为广大中学生们精心打造的“社会学走进中学”系列云讲座顺利落下帷幕。作为国内首家面向中学生举行学术讲座的学院,我院精心设计、精准发力、精益求精,在7月21日至30日的10天时间里,共组织了7场主题不同、内容丰富的讲座,带领中学生观众们走进社会学、了解社会学。
精心设计,做学科“引路人”
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结构和人的个体行为及其互动关系的学问。社会学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悉悉相关,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但目前中学没有开设社会学相关课程,中学生普遍对社会学知之甚少。
为了让广大中学生了解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、尤其是最新的发展情况,我院特别策划了“社会学走进中学”系列讲座。该系列讲座从不同侧面介绍社会学一级学科下,社会学、人类学与民族学、社会工作等三个专业的性质、特征和现状。主讲老师们化身为学科“引路人”,带领中学生们“初探”社会学。
第一讲《自学与治学:我的社会学研究》由胡荣院长主讲。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以“自学”为主的求学时光和在治学中不断学习的经历,鼓励同学们惜时如金、持之以恒、不断学习、注重方法。易林教授主讲的《社会学是什么?》从社会学视角、社会问题、社会学三大目标等11个小主题入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观众们介绍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。第三讲《社会变迁与心理适应 》的主讲人是吴胜涛副教授,他从城市化与文化价值失调、现代化/技术变革与人性的断裂、全球化与社会认同危机等三个话题切入,引申至我们的责任与希望。第四讲郑思明助理教授以《社会工作:用生命影响生命》为题,梳理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建设历程,以生动的个人亲身经历和服务案例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社会工作。张亚辉教授在第五讲《什么是文化人类学》的讲座中,讲述了人类学在现代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中的位置、人类学的起源及其根本问题、中国人类学的历史与现状等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和学科传统。第六讲王传超教授从三个问题“我们是谁,从哪里来,又要到哪里去?”入手,为我们梳理了生物人类学的百年探索。最后一讲,唐美玲副教授从近期社会新闻引入,带领观众一起《走进性别研究》,解答了“为什么要进行性别研究?”,性别研究的发展、性别社会学讨论的议题等等问题。
7场讲座分别介绍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下不同专业、不同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和最新议题,让中学生们初步了解社会学概貌,引领他们走进社会学。
精准发力,做学业“解惑人”
大学里的社会学课程和讲座都是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,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水平。而“社会学走进中学”系列讲座的目标对象是中学生,如何让中学生通过1小时的时间充分了解是什么社会学、人类学和社会工作,这是主讲老师们遇到的一大难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主讲老师们提前一周准备讲座内容,收集目前中学生们关注的社会学问题,从问题出发,精准发力,化身学业“解惑人”。制作讲座课件过程中,老师们以图片、图表、视频等直观的呈现形式,辅以生动的事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。每场讲座结束后,观众们在直播间里为主讲老师们的精彩讲述鼓掌,纷纷竖起大拇指“点赞”。
“谢谢老师们的讲述,真是太精彩了!”
“胡老师,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激励您不断进取呢?”
“老师,您可以推荐一些社会学/人类学/社会工作方面的入门书籍吗?”
“对于小学思政课老师,可以选择社会学的哪种课和学生们交流?”
…………
学院“搭台”,观众“唱戏”。“社会学走进中学”系列云讲座的每场活动都由两部分构成,前半部分由主讲人介绍专业基础内容,后半部分则是主讲人和“云端”观众的互动环节。主讲人以中学生为受众目标,精心准备适合中学生程度的讲座内容,以简单、精炼的语言介绍社会学,在短短一小时的时间里激发他们对社会学的兴趣。
“社会学走进中学“系列云讲座自7月17日我院官方微信平台“南强群学”发布预告更新以来,便受到多家媒体的转载与报道。《厦门日报》《海峡导报》等媒体在报纸上刊登讲座信息,新浪网、搜狐网、台海网等新闻媒体纷纷转载活动预告。
7月21日首期讲座观看总人数多达600余人,还有一所中学专门组织学生集中观看讲座直播。此后的六场讲座吸引观众近2000多人,其中不仅有中学生,还有中小学老师、大学生,甚至是大学老师。除了7月20日至30日的现场直播外,我院还在视友网上分享《蓝狮在线登录网址“社会学走进中学”系列云讲座》专辑录播视频,单个视频点击播放量超1000次,所有视频点击播放总量超6000次。
近半年来,我院充分利用线上平台,大力开展系列学术活动。目前已开展21场云系列讲座,包括“社会学走进中学”系列云讲座、“政治社会学”系列云讲座、“情绪与公共文化”系列讲座、人类学云中讲堂第一季以及厦门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同文论坛。我院致力于打造精品学术讲座,为广大师生带来思想盛宴,同时,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,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内涵是高质量发展。
文/王雅琳